防汛抗洪安全避险知识

来源:
小9直播app官方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
2024-07-13 18:05:21
浏览量:
1次

产品介绍

  夏季气温升高,是暴雨干旱及强对流天气的高发季节,水旱灾害的极端性、反常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增强,防汛抗旱工作要未雨绸缪,要提前部署防御工作、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提前排查灾害隐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及时了解防汛抗旱相关应急避险与自救常识,并采取一定的防御措施。

  1.雷电现象发生时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3.电闪雷鸣的时候避开使用电线.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6.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1.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少骑自行车,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建筑下面逗留、避风。

  3.在房间里要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贴上米字形胶布,防止玻璃破碎,做好防护后远离窗口,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

  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在50-99.9毫米的降水,24小时降雨量在100-249.9毫米的叫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

  1.遇积水,车绕行。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突遇暴雨,应当心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尽量绕行,切莫强行通过。

  2.水中行,避井坑。出行遇到暴雨引起大面积积水,特别是儿童、妇女、老人要注意仔细观察四周有关警示标志,注意路面,防止跌入窨井、地坑、沟渠等。

  3.多观察,防触电。暴雨袭来,猝不及防。切记留心观察,远离电线、电器等设施,以防漏电导致伤亡。

  4.砌土坎,防内涝。为防止暴雨发生时雨水灌入室内,居民可因地制宜采取放置挡水板、堆砌土或其他有效措施,将其拒之门外。

  5.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7.暴雨来临时,如在室外,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遇险。

  8.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9.暴雨中开车应打开雨雾灯,减速慢行,注意预防山洪,避开积水和塌方路段。

  1.洪水来临时,如在户外,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自己旁边的环境,就近迅速向山坡、结构牢固的楼房上层、高地等地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3.泥坯房里的人员在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不宜游泳或爬到屋顶。

  5.如果被洪水包围时,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或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6.千万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带电的电杆、铁塔,远离倾斜电杆和电线.如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部分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地质现象,又称为地滑或走山。

  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滑坡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弛,小型坍塌现象;滑带岩土体因摩擦错动发出响声,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气;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水(水井)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非正常现象:滑坡体上有裂缝、房子倾斜,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睡,老鼠乱窜等。

  崩塌的前缘不断发生掉块、坠落、小崩、小塌的现象;崩塌的脚部出现新的破裂行迹;不时偶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出现热、气、地下水异常等。

  1.将人员和重要物资及时搬离危险区;在滑坡、崩塌体上方开挖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刷;事先制定好撤离路线.发现了滑坡、崩塌的一些可疑的临滑,临崩非正常现象,一定要引起格外的重视,并依据这一些现象的发生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立即对所在地村委会,乡政府报告。同时,告知周围的人注意别靠近滑坡,崩塌区域。

  1.在山洪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居民要随时注意暴雨预警预报,选好躲避路线,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积极做好防范山洪泥石流的准备。

  2.在上游地区的人,假如发现了山洪泥石流征兆,应设法立即通知泥石流可能会影响的下游村庄、学校、厂矿等,以便及时躲避。

  3.在山洪泥石流易发地区的居民,不要留恋财物。要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危险区。

  4.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5.发现山洪泥石流袭来时,绝对不能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与山洪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干旱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缺少降水,而降水缺乏的出现时间、分布情况及严重程度又与当时的水储备、水需求和水的使用等紧密关联。干旱会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能够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被称为干旱灾害。

  干旱的形成主要根据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

  1.危害农业生产。干旱是危害农业生产的第一灾害,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维持的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2.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1.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如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调减高耗水作物,发展节水高效作物品种,在严重缺水地区适当采取行政措施限制高耗水作物的种植培养面积,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

  2.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提高各循环水系统循环利用率,降低补充水量。

  3.加强现场管理,杜绝水资源浪费,并广泛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4.调整不合理的产业体系和产品结构,凡是用水量大、用水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制定节水目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技术改造和治理。

  在工作中注意应用节水技术和方法,并多次循环利用水资源。比如洗车是服务行业中耗水最大的,洗车行应淘汰胶皮管直接淋洗,改用冲力大的高压水枪冲洗,这样做才能够很快就把车身上黏附的脏东西冲掉,用水少;车行应鼓励采用用水量相对更少的节水洗车技术,如中水洗车、蒸汽洗车及新型无水洗车。

  1.养成家庭节水的良好习惯。放水时用盛器,用多少放多少;水龙头随开随关,出门前、临睡前仔细检查水龙头是否关好,有无漏水。

  2.一水多用。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拖把、地板,再冲厕所;充分的利用各种使用过的“脏水”冲洗便池。

  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淘汰、改造落后的马桶,在卫生间的水箱里放置瓶装水或砖块,将浮球向上调整2厘米,都可达到节水效果。

  4.家庭自检漏水。常常检验核查家庭水表,如果在无水消耗的状况下,水表的红色三角指针一直转动即表明有漏水情况,平常要常常检验核查水箱,可在水箱中滴入少量酱油等有色物,如果有带颜色的水流入马桶,同样表示有漏水情况发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一定要标注明确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