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启动地下水源保障城市水源

来源:
小9直播app官方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
2024-08-08 03:49:52
浏览量:
1次

产品介绍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高增双)记者从哈尔滨市政府24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哈尔滨市现有的918眼地下水井全部由政府统一征用和调配,作为市区用水的保障水源;同时,加大了市区应急地下水源开采力度。

   据介绍,截止到21日,哈尔滨市市区市政管网内地下水井386眼,市政管网外地下水井532眼,分布在七个区。未解决松花江水体污染事故造成的市政供水管网停用的问题,哈尔滨市市区从23日晚停水时起,918眼地下水井全部由政府统一征用和调配,作为市区用水的保障水源。这些地下水源被征用后,日出水量最高约32万立方米。

   为了逐渐增强应急地下水源的供给保障能力,哈尔滨市又从两方面着手加大市区应急地下水源开采力度。一方面,在王兆、嵩山、顾乡、平房等原深井井群周边打深井65眼,日增加供水量15万立方米,预计新打深井在27日前全部完成。这些新打深井待松花江水体污染彻底解除后将作为市区后备水源予以封停备用。目前,新打深井的选址、设计工作已完成,正在加紧开凿施工。

   同时,哈尔滨市正大力开辟地下水补充水源。根据现有地下水井的布局和取水量,合理确定社会企业和事业单位开凿地下水井井位和取水量,采取简化审批程序、随报随批随打的方式迅速开采地下水。增加供水保障能力。截至目前,市区已新凿地下水井55眼,每天可新增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目前,新开凿的地下水井大多数都用在居民生活用水、重点公司制作和供热、消防、学校、医院、部队等特殊行业、特殊部门用水。(完)

  新华社长春11月24日电(记者褚晓亮)吉林省政府24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配合黑龙江省做好松花江下游的环保防控工作。会议同时决定将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带队,省环保等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赶赴哈尔滨,并向哈尔滨有关方面支援2吨活性炭纤维毡。

  据了解,活性炭纤维毡是一种过滤用器材,拥有非常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治理化工等污染源产生的污水,去除水中的苯类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在此次吉林省供水部门净化水质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完)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高增双)记者从哈尔滨市24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停水后,供热单位正通过存储应急备水、利用自有水源补水等办法确保供热用水。

   在停水前,哈尔滨市已要求各供热单位做好停水期间需要补水量的统计、汇总。将居民小区生活水箱、供热补水箱、软化水箱、消防水池等容器注满水,作为应急备水。停水后,哈投、哈热、哈物业供热集团等国有大型供热企业利用自有水源解决供热补水。供热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下的社会供热单位按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由各区负责解决本区域内锅炉房供热及补水问题,市供热办派联络员配合各区。大专院校、部队、大型工矿企业单位等自供热单位供热及补水问题由各单位和其上级主管部门解决,市供热办负责督促检查。

   据介绍,目前,哈尔滨市各大供热单位立足自身开展自救,自行寻找水源。区政府在落实水源地点和运水车辆,全市现已有水源107处,日供水能力4万吨左右,补水车辆落实146台,单次运水能力800吨左右。

   在抓好全面供热的同时,哈尔滨市还注重抓好有重大影响的难点问题。中国华电集团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近日报告说,停水将严重威胁其安全运行问题,如果持续停水,将造成发电(供热)机组全部停转。该公司荷载供热面积550万平方米热负荷,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有关部门获悉后迅速解决了每小时60吨运力的运水车辆,用于给该企业供热用水运输,基本保证了该企业供热用水。

   据悉,哈尔滨已要求各区政府、各供热单位于每日17时上报落实水源、运水车辆和供热运行补水数量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协调处理。(完)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王春雨)记者从哈尔滨市水务局了解到,哈尔滨市原有地下水井和新凿深水井每日可最高提供51万立方米地下水,用于居民日常生活和保障重点企业、特殊行业用水。

   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敏丽说,哈尔滨市各区原有地下水井918眼,现已全部由市政府统一征用和调配,这些地下水源被征用后,日出水量最高约32万立方米。截止到目前,哈尔滨市区已新凿地下水井55眼,每天可新增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在27日前,哈尔滨市还将在王岗、王兆等地区打深井65眼,日增加供水量15万立方米。这些地下水对保障停水期间居民生活用水和大学、医院等重点单位用水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意义。(完)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王春雨)记者从哈尔滨市水务局了解到,水资源管理部门将在全市恢复正常供水后,回填所有停水期审批新建的深水井。

  据了解,为应对停水期居民和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用水,哈尔滨市水务局简化打井审批程序,以随报随批随打的方式迅速开采地下水,目前已新凿深水井55眼,并将于27日前在王兆、嵩山、顾乡、平房等原深井群周边再打深井65眼。这些新增水井每天将为哈尔滨市提供近20万立方米地下水。

   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敏丽说,使用地下水是哈尔滨市应急期间的举措,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待全市恢复正常供水后,将回填应急期间审批新建的所有深水井。(完)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4日电(邹大鹏、赵春晖)记者从佳木斯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地质环境科获悉,佳木斯现有的雪溪虹等17处矿泉水水源地生产运行稳定,日均可采量达3610吨,实际日生产量1000吨左右,不但可以满足紧急状态下城区居民饮用水需要,还可以支援哈尔滨用水。

   据了解,目前佳木斯市已经通过黑龙江省矿泉水评审鉴定委员会评定的22处矿泉水水源地,现开发利用17处。其中,市区及郊区12处,大部分为偏硅酸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记者在位于佳木斯市敖其镇兴川村内的雪溪虹饮品有限公司看到,该企业厂房内设有化验室、清洗间、净化灌装间、风淋室及自动消毒灭菌系统,生产条件全部达到自动化。据该企业负责的人介绍,从21日晚开始,他们已持续工作70多个小时,产量由原来日产300桶增加到现在的700桶,瓶装水也由原来日产500箱增加到现在的1800箱,以保证市区供水需求,并向哈尔滨提供饮用水。同时,在产品营销售卖价格上,他们将保持以往的价格水平。(完)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 高增双)记者24日从哈尔滨市政府获悉,目前来自国家和各省的专家正在积极进行技术攻关,研究松花江水污染的处理方案。污染团途经哈尔滨市的高峰期过后,哈尔滨市将立即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水处理,保证4天后向市民供水。

  哈尔滨市市长石忠信说,哈尔滨市会千方百计克服困难,4天后一定要做到向市民供水,这个供水会是间断性的,但质量和安全一定会得到保证,由于刚供水时供水管线会有沉积物,所以刚开始的供水最好还是作为生活用水,饮用水还需等一段时间,时间不会太长。

  石忠信说,松花江水污染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对政府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全国人民很关注。现在沈阳、长春、牡丹江等很多地方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全市上下一定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完)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4日电(记者徐宜军)黑龙江省格外的重视松花江沿江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问题,省长张左己24日凌晨在检查四方台水质监测点时说,由于污染带要流经下游一些县乡,要特别做好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目前,有关领导已经前往沿江各县检查城乡应对措施的落实。

  24日6时30分左右,省长张左己带领工作人员抵达水源地四方台水厂上游16公里处的苏家屯水质监测点,看望了一线工作人员,了解水质监测情况。

  据监测,23日19时30分,苏家屯监测断面苯定性检出,表明污水团前锋已经到达。随后,硝基苯、苯浓度值逐渐增高,24日3时硝基苯浓度超标0.27倍。

  目前,污染带已确定进入哈尔滨市区江段。但早上6时左右,站在松花江边,大家用肉眼还看不出水质有何变化,也闻不到任何刺鼻的气味。监测人员霍寅龙说,污染带只有通过数据才能显示出来。

  张左己在检查时说,在污染带没有到来之前,监测人员溯流而上进行跟踪监测,23日捕捉到水头,取得了应对主动权。哈尔滨已经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紧急应对的办法,对于下游怎么样应对具备极其重大的借鉴意义。目前要格外的注意安排好下游沿江城乡特别是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据了解,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栗战书慢慢的开始对沿江城乡应对措施的落实进行专门检查,力争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完)